以“绿”引领 动能强劲
——我省饱蘸绿色笔墨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在黔贵大地上,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变革正充盈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日前,全省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关岭自治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期1050兆瓦)成功并网,从高空俯瞰,一片片光伏板在山坡上延绵铺展,组合呈现独具特色的贵州古生物“鱼龙”造型。在我省部分石漠化地区,通过“光伏+石漠化治理+乡村振兴”的建设模式,推动绿色能源持续释放经济红利,成为我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我省瞄准“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让绿色贯穿“四化”发展全过程。2024年,我省将继续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深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持续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增添高水平生态“亮色”
贵州是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有一种生态修复叫为猴“搭桥”。江口县太平镇地处梵净山旅游开发核心地带,2023年,当地以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契机,为守护“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打造生态廊道,在公路两旁种植枫杨树等黔金丝猴生境树种,进行“植物诱导”,帮助不同群落实现更好的“沟通”。
在清镇市,绿色矿山创建加快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中铝贵州分公司猫场铝矿,坚持“边开采、边修复”,优化开采技术,推进数字矿山建设,不断夯实矿山本质安全的基础,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废水无害化处理及有效利用。
…………
2023年,从天空到地面,从山川到河湖,贵州愈发多姿多彩,护绿成效凸显。
率先在全国开展树种结构调整,过去十年里,贵州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69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
提升生态环境智慧治理水平,2023年,全省首个“大气环境溯源研究移动实验室”建成启用,成为大气污染防控的科技利器。“贵州省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项目”入选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案例。
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水平,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6%,11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99.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贵州将加快实施苗岭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重点锰渣库整治等重大工程,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五场战役”,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腊月寒冬,在绥阳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金泽新能源卡机有限公司,发酵工作区内机械声轰鸣,抬头可见数米高的钢铁结构密闭处置设备。
该公司作为绥阳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链条的重要补充,通过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工业尾气转化为燃料乙醇、新型饲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工业尾气“变废为宝”。2023年底,绥阳经济开发区入选为贵州首个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
不只是绥阳经济开发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工业制造企业、园区快马加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刚刚过去的一年,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顺西秀工业园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验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等35家单位入选绿色工厂名单,贵州习水经济开发区、贵安综合保税区、乌当经济开发区、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名单,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政策和市场需求推动下,贵州新能源汽车产品销量大幅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4.7%。
国务院批复《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生态+”的循环农业模式,高山生态茶、特色林下鸡、食用菌等生态有机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向绿色要发展新动能。2021年至2022年,贵州能耗强度累计下降5.5%,2023年前三季度累计下降3.7%。2023年全省城市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2024年全省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将提升至47%左右。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荔波喀斯特,在北纬25度地区“独树一帜”,一片绿色“海洋”令人印象深刻。凭借优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和响当当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金字招牌,为当地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贵南高铁的开通,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乘上高铁直抵荔波,随时可探这块“地球绿宝石”的神秘。
透过荔波县,看素有“公园省”美誉的贵州,这里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依托优良生态资源,各地旅游产业化步伐加快,贵州美景逐步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作为“山的王国”“水的世界”“洞的博物馆”,生态财富如何从“无价”向“有价”转化?
拿出“先行”的态度,贵州坚持以制度改革创新守护绿水青山,阔步绿色发展之路。
2023年11月,全省首张村集体林业碳票颁发,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合作社凭这张碳票获得银行授信50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碳票”变“钞票”,深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目前,贵州省累计颁发林业碳票15张,获得融资授信5.68亿元、放款1.865亿元。一张张碳票的发行,成为积极推进“林业碳票+”的有力见证。
2023年,贵州印发《贵州省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管理规则(试行)》,进一步规范林业碳票登记及交易行为;31个生态文明改革成果案例纳入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的探索实践——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汇编》;印发实施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积极稳妥推进相关任务实施。
今天的贵州,正从关注环境治理到推动产业节约集约发展,再到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奋力在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