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贵水书写“绿色答卷”——绿色经济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黔山贵水书写“绿色答卷”——绿色经济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01-20 10:25:44  来源:贵州日报

  回望2023年贵州经济发展,“绿色”是一个重要关键词。

  2023年全省城市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6%,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绿色转型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我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5.5%、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3.7%,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更大的经济价值。亮眼的成绩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正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生态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产业体系转型 绿色动能焕新

  2023年,我省积极攻破磷石膏、赤泥、电解锰渣等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技术,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步履铿锵。

  省内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锦铝业)就是一个典型。固废综合利用和矿产高效利用是企业积极探索的方向。该公司每年产生约225万吨赤泥,是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最大固废。如何处理赤泥固废成为氧化铝生产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两年前,贵阳市赤泥综合利用研究院在华锦铝业挂牌。目前,该公司已和贵州高速公路集团合作,对赤泥进行“路用”试验,应用于公路建设。华锦铝业还和中国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签订赤泥处理协议,将应用最新化学处理工艺,对赤泥进行化学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矿山修复回填覆土。矿山经过覆土复垦,再种植上能源植物超级芦竹,超级芦竹经过烘干制成生物颗粒,最终用作“补充性”生物燃料,取代传统火力发电,有望成为零碳或负碳排放的新型清洁能源,进而降低企业排放尾气的处理费用,降低企业成本。

  向“新”向“绿”,刚刚过去的一年,贵州全面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印发《贵州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绿色能源在发电量中占比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累计达2181万千瓦;

  安顺西秀工业园区、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循环化改造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验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里,贵州35家单位入选绿色工厂名单,贵州习水经济开发区、贵安综合保税区、乌当经济开发区、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绿色工业园区名单,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青山变金山 好生态转化经济优势

  最近“火”了的全国“农业大摸底”,贵州出口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抹茶榜上有名。

  位于“黔金丝猴”故乡梵净山南麓的江口县,好山好水孕育“世界抹茶超级工厂”,拥有年产能1万吨的欧陆大宗茶生产线,绿色生态有机的贵州抹茶走出国门,俏销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不只是江口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贵州各地不断涌现生动实践。

  125.8万个山头,拥有中国数量最多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贵州绿意盎然,“山地公园省”名副其实。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荔波,地球腰带的绿宝石;阿西里西大草原,乌蒙山区的一颗翡翠;马岭河大峡谷,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大自然留给人类一方净土,让贵州成为理想的康养度假和避暑胜地,“生态宝藏”不断被挖掘,生态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优势。

  优良森林资源释放红利——

  各地不同类型的森林康养基地如雨后春笋,成为发展新业态。赤水依托丰富竹林资源,积极响应国家“以竹代塑”倡议,围绕“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木”“以竹代粮”4个大类,完成培育竹类加工企业近300家。

  循环农业按下“加速键”——

  各地示范带动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加大农膜回收力度,农业绿色化发展带动打好“净土保卫战”。

  绿色信贷提速增长——

  金融资源不断流向绿色生态产业,助力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绿色消费升级 引领社会新风尚

  寒冬时节,走进贵阳市云岩万达广场,温暖如春,商场内保持恒温在16摄氏度以上。

  背后是商场的天然气热力站在悄悄供暖。近年来,云岩万达广场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翅片管余热回收器改造,将天然气燃烧的余热回收利用,用以加热商场暖气管道用水,冬季为商场持续供暖。

  通过余热回收,每年为商场运营节约燃气费用62万余元。

  云岩万达广场是全省“绿色商场”和全省“绿色节能示范单位”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省发展改革委为贵州省物资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贵阳云岩万达广场等10家“绿色节能单位”授牌,其中包含了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

  2023年“双十一”期间,省生态环境厅发出“自带杯”倡议,贵阳15个品牌、21家门店积极参与。

  随着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贵州绿色消费市场火热,新能源汽车产品销量大幅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4.7%。贵阳供电局统计显示,2023年贵阳市电动汽车充电量达3.66亿度,同比增长154.17%。

  作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贵阳贵安在中游已集聚贵州吉利汽车、奇瑞万达等制造企业。其中,3家整车制造生产企业规划产能达到35.5万辆,产品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产品。

  如今,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在贵州蔚然成风,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绿色低碳消费逐渐成为新风尚。(记者 金秋时)

[责任编辑:黄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