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更美更宜居——黔东南州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让乡村更美更宜居——黔东南州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024-08-15 09:22:41  来源:贵州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看到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交互联通,一栋栋优雅别致的吊脚楼坐落山间,一套套精致的污水处理设施有序运转。农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清澈干净,浇灌着房前屋后的花花草草,一派欣欣向荣。

  “以前大家意识淡薄,不太注重环境卫生,这几年村‘两委’带领大伙搞卫生,爱护环境,村里干净了,住起安逸多了。”南猛村村民李世德说。

  近年来,南猛村结合“积分制”管理,积极动员群众参与自家房前屋后美化亮化,以“三小园”建设为基础,覆盖带动全村开展美化绿化建设。同时,申报项目完善村内污水管网建设,全村污水统一入网处理,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我们给村里每家每户免费在厕所下方修建了一个三级分离的化粪池,采用重力收集管网,充分利用农村地势坡度,通过优化生物滤池结构,资源化利用水资源,达到零排放效果。”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说。

  乡村要发展,环保是底色。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推动该州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施秉县甘溪乡高碑村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得益于良好的水环境,高碑村积极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科学规划村民住宅布局,精心布置庭院环境,发展起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整治后的高碑村,水变得更清澈,道路变得更干净,异味消失,风景更美,游客也更多了。”甘溪乡高碑村村民靳启芬乐呵呵地说。

  2021年以来,黔东南州共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专项资金15788万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3年,申报农村环境整治项目7个,获得资金6260万元。其中,岑巩县注溪镇周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已竣工验收。“将家庭生活污水统一收集接入地下管网,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将农户家中排出的污水净化成清水后可直接用于灌溉,切实改善了村庄昔日‘污水横流、环境脏乱’的现象。”周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洪云说。目前,该村无动力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已覆盖周坪村179户,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50户。

  结合乡村环境及地理优势,黔东南州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推进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优先选择三格式化粪池+厌氧池或小型人工湿地等无(微)动力的生态处理技术。聚焦清水江、都柳江、㵲阳河等水环境敏感区域,推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及传统村落、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等整改,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好、环境优的美丽乡村。

  目前,黔东南州共有省级生态乡镇41个,省级生态村105个,州级生态乡镇76个,州级生态村505个。榕江县、剑河县被命名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雷山县、天柱县、锦屏县、麻江县乌卡坪生态蓝莓产业园被命名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依托地域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黔东南州结合丹寨县万达小镇、施秉县夜漂景区、剑河县温泉城、从江县加榜梯田、岜沙、高增占里村等民族特色村镇、黎平县茶产业和红色文化、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凯里下司镇、榕江县“村超”、台江县“村BA”等一批融合民族、历史、农耕、饮食、节庆的生态文化项目,谋划编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实施方案,已推荐基础较好的剑河县、榕江县、雷山县全面完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级“两山”实践基地创建申报工作。(记者 李丽)

[责任编辑:王雪松 邓娴 ]

相关阅读